电子衡器一般是指装有电子装置的衡器。因其种类繁多,且涉及到贸易结算和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所以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和重视,并被确定为国家强制管理的法制计量器具。电子衡器是自动化称重控制和贸易计量的重要手段,对加强企业管理、严格生产、贸易结算、交通运输、港口计量和科学研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子衡器具有反应速度快,测量范围广、应用面广、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信号远传、便于计算机控制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炭、石油、化工、电力、轻工、冶金、矿山、交通运输、港口、建筑、机械制造和国防等各个领域。
一、现状
5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入推动了衡器制造业的发展。60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式电子衡器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电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我国电子衡器的技术装备和检测试验手段基本达到国际90年代中期的水平。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电子衡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差距是技术与工艺不够先进、工艺装备与测试仪表老化、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的品种规格较少、功能不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等。
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
1.小型化
体积小、高度低、重量轻,即小、薄、轻。近几年
新研制的电子平台秤结构充分体现了小薄轻的发展方向。对于低容量的电子平台秤和电子轮轴秤,可采用将薄型或超薄型的圆形称重传感器,直接嵌入钢板或铝板底面与称重传感器外径相同的盲孔内,形成低外形的秤体结构,称重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由秤的额定载荷和力学要求计算决定。钢板或铝板就是秤体的台面,称重传感器既是传感元件,又是承力支点,极大地减化了秤体结构,减少了活动连接环节,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中等或较大容量的电子平台秤、电子地上衡,已经出现了采用方形或长方形闭合截面的薄壁型钢,并联排队列焊接成一个整体的竹排式结构的秤体,4个称重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最外边两根薄壁型钢两端的切口内,安装在称重传感器承力点上的固定支承就是秤体的承力支点,既减化了承力传力机构,又节省了秤体高度,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秤体结构。对于大型电子秤,可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等强度和刚度计算,采用抗弯刚度大的型材和轻型波纹夹心钢板等。
2.模块化
对于大型或超大型的承载器结构,如大型静动态电子汽车衡等,已开始采用几种长度的标准结构的模块,经过分体组合,而产生新的品种和规格。以(5、6、7)m长的同宽度3种标准模块为例,由单块、二块、三块到四块分体组合,可以组合成长度为(5~28)m的22种规格的分体式秤体结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各行业用户的需要,选择其中10余种常用的标准规格即可。这种模块化的分体式秤体结构,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互换性和可靠性,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集成化
对于某些品种和结构的电子衡器,例如小型电子平台秤电子吊秤、专用秤、便携式静动态电子轮轴秤、静动态电子轨道衡等,都可以实现秤体与称重传感器,钢轨与称重传感器,轨道衡秤体与铁路线路一体化。
如秤体与称重传感器一体化的便携式静
动态电子轮轴秤,多用硬铝合金厚板制成。其结构原理是经过固溶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板,或通过在4个角上钻孔和铣槽分别形成4个悬臂梁型称重传感器;或在铝合金板的底面铣出多个对称的盲孔和盲槽形成整体剪切梁型称重传感器。这就使得秤体与称重传感器合二为一,即铝合金板既是秤体台面又是一个大板式称重传感器。以后者结构的10t便携式动态电子轮轴秤为例,其尺寸为720mm×550mm×32mm,重量约为23kg。
出厂所有的皮带称系统,不论它们是何种用途均具有高精确度和可靠性。虽然,这些系统的应用和安装可获得整个系统确定的工作性能和精度,但若能按下列准则可使皮带秤系统的最高性能得以发挥。并不拘泥于在每台安装的皮带秤上都要遵守全部条件,但是越是强调它的工作性能,这些条件就越重要,关键在于对皮带秤系统的正确使用和安装。
一、环境及系统的影响
1、风和气候的影响
由于称重误差大小取决于风速,雨雪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皮带秤应安装在免受风和外界环境影响的地方,按要求应安装在室内,入必须安装在室外,一定要装有防护风雨的设施。
2、输送机支架
在称重系统的设计中,下列的挠曲量应考虑进去,它们是载荷传感器的挠曲,称架和称重桥系统的挠曲,以及输送机支承结构的挠曲,极重要的是这些挠曲不宜过大,在秤的制造中,对载荷传感器,称架及秤重桥系统的挠曲量作了控制,只有输送机支承结构的挠曲是个可变量,因此,支撑着秤及秤前后各四组托辊的输送机纵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和满足要求的支撑。如需要,应增加支撑.以使+4到-4托辊间的相对挠曲不超过0.4mm,在装设秤的部位,输送机不应有伸缩、接头或纵梁的拼接。
ICS型系列电子皮带秤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皮带秤。由称重桥架、称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称重显示器组成。称重时,称重桥架将皮带上物料的重力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上,称重传感器即输出正比于物料重力的电压(mV)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送模/数转换器变成数字量A,送到运算器;物料速度输入速度传感器后,速度传感器即输出脉冲数B,也送到运算器;运算器对A、B进行运算后,即得到这一测量周期的物料量。对每一测量周期进行累计,即可得到皮带上连续通过的物料总量。
皮带秤简介
电子皮带秤承重装置的秤架结构主要有双杠杆多托辊式、单托辊式、悬臂式和悬浮式 4种。双杠杆多托辊式和悬浮式秤架的电子皮带秤计量段较长,一般为2~8组托辊,计量准确度高,适用于流量较大、计量准确度要求高的地方。单托辊式和悬臂式秤架的电子皮带秤的皮带速度可由制造厂确定,适用于流量较小的地方或控制流量配料用的地方。
称重显示器主要有数字显示和汉字显示两种,汉字显示为数字显示的升级产品。
称重显示器有累计和瞬时流量显示,具有自动调零、自检故障、数字标定、流量控制、打印等功能。
汉字显示除此之外还能显示速度。汉字显示在操作时有功能显示,能更好的帮助使用人员操作。
电子皮带秤,由秤架,测速传感器,高精度测重传感器,电子皮带秤控制显示仪表等组成,能对固体物料进行连续动态计量
电子皮带秤称重桥架安装于输送机架上,当物料经过时,计量托辊检测到皮带机上的物料重量通过杠杆作用于称重传感器,产生一个正比于皮带载荷的电压信号。速度传感器直接连在大直径测速滚筒上,提供一系列脉冲,每个脉冲表示一个皮带运动单元,脉冲的频率正比于皮带速度。称重仪表从称重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接收信号,通过积分运算得出一个瞬时流量值和累积重量值,并分别显示出来。
皮带秤准确度等级的表示方法
按现行国际建议(OIML R50:1996)、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95-2002)、国家标准(GB/T 7721-2007)规定,电子皮带秤设0.5 级、1级、2级三个准确度等级,即要求在使用中检验时其自动称量物料时的动态累计误差分别不大于0.5%、1%、2% ;而在初次检定和后续检定时的允许误差为前述指标的一半,即分别不大于0.25%、0.5%、1%。也就是说,称呼一台秤的准确度时,应同长期允许误差相当。
皮带秤称量长度的意义
称量长度(L)的物理含义是:物料通过皮带秤时,对称量产生等效影响的那一段长度。相当于物料在该段长度的区域时,其重量全部传递给了称重传感器(及支点);而当物料在该段长度的区域之外时,称重传感器(及支点)未受物料的重力作用。
对于输送机式承载器皮带秤,在其正程皮带上的物料之全部重量都通过传力机构传递给了称重传感器(及支点),因此称量长度就等于其头尾轮中心距。
对于称量台式承载器皮带秤,物料从进入后秤端托辊直到离开前秤端托辊的过程中,称重传感器都会受到物料重量的作用;甚至在两秤端托辊之前后各3~5个托辊间距内的皮带跳动和张力变化都会对传感器产生影响,因此这一区段被叫做称重域。但物料并非在称重域内任何位置把其重量完全传递给了传感器,当物料还没到达第一个称重托辊之前或已驶离最末一个称重托辊之后,物料重量是由称重托辊与秤端托辊共同承受的,而秤端托辊受到的力并不传递给传感器(及支点)。称量长度与称重域不是同一个概念,而是指物料在皮带秤的该段长度内把重量全部传递给了传感器,因此也被叫做等效称量段。OIML R50对于称量台式承载器皮带秤的称量长度的描述是:“对于多托辊皮带秤,是称量台两端称重托辊的距离L0加上该托辊与相邻秤端托辊的距离La 和Lb的各一半;对于单托辊皮带秤,其称量长度为前后两秤端托辊距离L1的一半。”
事实上不难推导出更为简明的统一表达式:“前、后两秤端托辊的距离与最前、最后两称重托辊的距离(对于单托辊皮带秤L0= 0)之和的一半,即 1/2 (L1+L0)。”
皮带秤的维护和检测
因为皮带秤是动态称重,现场工作状态经常变化,实际上是皮带在不断变化。尽管皮带输送机都装有恒定皮带张力的自动调节装置,但这种自动调节装置只能减少皮带张力变化而不能使之不变。所以电子皮带秤必须定期检验才能维持称量准确度。皮带秤动态称量时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动态零点(使用零点),二是称量量程,有的叫跨度,也有的叫间隔。影响电子皮带秤称量主要因素还是动态零点的变化,国家检定规程中的3min短期零点稳定性,和3h长期零点稳定性的检定时间,是不适合使用中维护考核标准,结合生产过程中实际情况,为了便于日常维护动态零点应以8h、24h或7天为考核周期。国产化称重仪表具有动态自动置零和零点跟踪功能。
秤架上积尘,传递部分不灵活也能造成零点变化。所以,必须加强现场维护。电力系统规定电子皮带秤实物检验周期,各地区不统一。既要维持电子皮带秤称重准确度,又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周期为30~40天较好。如果是采用模拟载荷检验装置(滚动链码、循环链码等)检验,必须经实物检验修正后进行检验,修正后的使用周期为3~6个月,没有通过修正的检验装置不能作为标准器具。
大部分厂家电子秤的RS232接口输出形式都是相似的,比如:
Auto重量数据稳定后再输出——连接打印机,使之自动打印重量数据。
Cmd计算机命令输出——连接上位机、PLC等系统,实现称重管理自动化控制。
电子秤的性价比越高,它的各种功能就越多。比如:电子天平,它基本支持所有功能;而电子台秤就支持电子秤命令输出,普通计重案秤基本不支持RS232功能,高精度计数案秤基本支持电子秤命令输出,电子平台秤仪表基本都支持RS232接口输出。